首页>>政策法规>>司法解释>>
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释
- 时间:2013-08-29 16:22
 - 来源:未知
 
	    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
	
	  【目录导航】
	
	  一、受理与诉讼主体
	
	  二、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
	
	  三、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
	
	  四、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
	
	  五、其他规定
	
	  一、受理与诉讼主体
	
	  第一条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纠纷;
	
	  (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 当事人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条至第148条的规定处理。
	
	  当事人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并书面通知仲裁机构。但另一方当事人接受仲裁管辖后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并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三条 承包合同纠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当事人。
	
	  前款所称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的农户,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 农户成员为多人的,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
	
	  农户代表人按照下列情形确定: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上记载的人;
	
	  (二)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
	
	  (三)前两项规定的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进行诉讼的,为农户成员推选的人。
	
	  二、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
	
	  第五条 承包合同中有关收回、调整承包地的约定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应当认定该约定无效。
	
	  第六条 因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因发包方收回承包方弃耕、撂荒的承包地产生的纠纷,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
	
	  (二)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