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社会化热点>>

搭起融资平台 促“镇银企”对接见实效

  □ 贾 蕊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现场直面银行、直面痛点,效率真的太高了。”一位乡镇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代表的心声。银行与企业“面对面”洽谈、“点对点”服务,成为现场的一大亮点。

  第二届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重点项目推介暨“镇银企”对接活动日前举办。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这场由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搭台的“镇银企”联动的盛会,构筑了小城镇融资的重要省级平台,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小城镇发展的融资难题,更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沃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会场内,5个项目顺利签约,获得银行授信16.93亿元。会场外,小城镇和金融机构的“缘分”还在延续。

  “镇银企”面对面

  活动现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了临时办公区,针对项目需求定制金融方案,现场解决融资堵点。

  邹城市太平镇山东龙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3万吨高端环保新材料项目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推介,期望能获得商业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助力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直接“坐镇”洽谈区,针对项目特点推荐了相应的金融产品,仅半天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银行现场对接省去了一些流程,匹配到合适的资金后,项目很快就能实现成果转化!”邹城市太平镇镇长段绍洲表现得信心满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产业客户处副处长李玉玲说:“本届活动项目质量显著提升,百分之七八十的项目符合我行支持标准。”她透露,活动结束后,所有项目资料已同步至全省支行,确保“一对一”跟踪服务。这种“精准滴灌”的模式成效立竿见影:沂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4个项目现场签约,有的已经进入到实质性审批阶段,其余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持续搭台举办省级对接活动,不仅解决了我们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更让我们和银行建立了长期信任。”济宁市新兖镇高端装配式建筑项目负责人表示。

  “本届‘镇银企’对接活动获得三方高度认可。”据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首届活动举办以来,全省各金融机构已为包括试点镇在内的112个小城镇的重点项目提供授信338亿元,为110个项目发放贷款157亿元,实现了金融、企业和小城镇的精准对接、多方共赢。

  小镇成主战场

  本届“镇银企”对接活动延续了第一届的供需对接模式与政银服务机制。各市择优提交100个项目、总投资819亿元进行集中推介。这些项目既包含小城镇品质提升的镇区环境打造、商业设施建设、片区改造、供暖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又包含吸纳就业人口多、有利于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还包含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兴装备制造、新医药等领域,业态更加多元。

  值得关注的是,嘉祥县、沂水县、招远市、青州市、蒙阴县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得到了同步推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齐鲁工程咨询(山东)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的代表分别从金融支持、咨询服务、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为小城镇特别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出谋划策。

  小城镇不再是城市的“配角”,而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各试点镇要扛起强镇担当,展现大镇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创新提升新跨越。”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晓滨表示,要务实解决融资难题,扎实推进项目落地,积极推动产业兴镇,将让齐鲁大地上的一座座小镇,逐步从“县域经济短板”蜕变为“乡村振兴引擎”。

  政策持续发力

  小城镇的发展不在一朝一夕,需要久久为功。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2022年部署开展了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

  接续举办“镇银企”对接活动之外,去年山东还举办了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出台金融支持政策,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发展。三年来,小城镇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100个试点镇镇区常住人口达395万人,较2022年增加8万多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628亿元,较2022年增长13.48%,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8.7%的增速。全国百强镇、千强镇数量分别由2021年的6个增加到9个、66个增加到87个。

  侯晓滨说,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等部门深化沟通协调,构建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不断深化合作平台建设,为小城镇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建设。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